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述评

  • 深度学习辅助决策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临床评价要求及思考

    王泽华;刘英慧;张庆;刘枭寅;盛恒松;

    深度学习辅助决策医疗器械具有潜在临床价值,受到较高社会关注,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审评机构出台多项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举措。同时,此类产品的临床应用较新,生产企业注册经验少,对于临床评价要求存在诸多误区。本文通过总结调研国际国内的注册监管要求、经验以及学术界对于该类产品的临床研究成果,总结了部分可供参考借鉴的设计要素和偏倚控制方法,以期为生产企业科学地开展临床评价以及产品的临床技术审评提供思路。

    2021年09期 v.15 641-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 ]

临床研究

  • 磁电联合综合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松弛患者的疗效观察

    张冉;张明;刘风平;郭京丽;

    目的探讨磁电联合综合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松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盆底松弛的2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挂号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147例(磁电联合组)和对照组145例(电刺激组),2组患者均进行家庭训练,治疗前后行Glazer评估,前瞻性研究盆底表面肌电值以及盆底肌力变化情况,评估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1)盆底表面肌电值: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前静息平均值、紧张收缩平均值、耐力收缩平均值方面均明显改善(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快速收缩最大值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快速收缩最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快速收缩最大值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前静息平均值、紧张收缩平均值、耐力收缩平均值、后静息平均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总有效率为76.87%,其中显效占比39.82%;对照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总有效率为73.10%,其中显效占比20.75%;2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电联合综合治疗和电刺激治疗均可改善盆底松弛患者的盆底肌力,磁电联合综合治疗对快肌纤维快速收缩力的提升优于单纯电刺激治疗,且显效率更高,值得推广。

    2021年09期 v.15 646-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1 ]
  • 浸润性乳腺癌多模态超声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张宏;秦丽;蔺春红;魏秋菊;苗艳梅;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河北省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检查,收集临床病理资料。观察不同病理特征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多模态超声特征差异。结果不同组织学类型边缘毛刺征、微小钙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浸润性导管癌以微小钙化为主,浸润性小叶癌以边缘有毛刺征为主;超声弹性成像参数比较显示,浸润性小叶癌病灶与邻近脂肪弹性比值(SWE-Ratio)高于浸润性导管癌和其他(6.35±2.59 vs 5.02±1.94 vs 5.12±1.83,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的血供分级、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组织学分级3级者血供分级以2~3级为主(57.35%),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55.56%);超声弹性成像参数比较显示,组织学分级3级者杨氏弹性模量值最大值(Emax)、 SWE-Ratio、病灶峰值强度(IMAX)高于2级和1级,2级者高于1级[Emax:(223.35±65.35) kpa vs (199.35±53.78) kpa vs (146.43±35.49) kpa; SWE-Ratio:7.15±3.61 vs5.03±2.34 vs 2.70±1.05;IMAX:(139.35±24.65)%vs (124.35±19.35)%vs (81.67±13.05)%;P<0.0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者毛刺征检出率低于阴性者(16.42%vs85.07%,23.88%vs 76.12%,P均<0.05),Ki-67阳性者微小钙化、后方回声衰减检出率高于阴性者(77.78%vs 22.22%,76.00%vs 24.00%,P均<0.05),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者血供分级2~3级比例高于阴性者(60.29%vs 39.71%;73.53%vs 16.47%,P均<0.05)。Ki-67阳性者SWE-Ratio高于Ki-67阴性者(6.06±2.05 vs 4.46±1.75,P<0.05),HER-2阳性患者IMAX高于阴性者[136.35±21.35)%vs (102.35±16.35)%,P<0.05],达峰时间(TTP)低于阴性者[(8.12±2.35)s vs (12.64±3.56)s,P<0.05]。结论不同组织学分型、分级、ER、PR、HER-2、Ki-67表达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多模态超声特征不同,多模态超声可为临床诊断、分子分型评估提供参考。

    2021年09期 v.15 652-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1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1 ]
  • 腹腔镜急性胆囊切除在抗血栓治疗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

    周纲;顾兴伟;

    目的探讨抗血栓治疗的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胃肠胰外科及丹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伴或不伴胆囊结石患者60例,均采取腹腔镜手术。依据患者术前抗血栓药物使用情况,分为抗血栓组(24例)和非抗血栓组(36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及术中、术后指标。结果 2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前体力状态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抗血栓组分级高于非抗血栓组;抗血栓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脑梗死患者比例均高于非抗血栓组(P均<0.05)。非抗血栓组中转开放率为8.3%,抗血栓组为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9)。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血量>500 ml患者占比、术中输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非抗血栓组相比,抗血栓组中位住院时间延长[19 d vs 9 d,P<0.001],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患者比例升高(37.5%vs 8.3%,P=0.012)。抗血栓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抗血栓组(50.0%vs 13.9%,P=0.002),但2组术后再出血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抗血栓治疗期间采用积极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虽然术后存在并发症风险,但再出血率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非抗血栓治疗患者相当。积极的腹腔镜手术能够使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获益。

    2021年09期 v.15 660-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早期梅毒患者血清IL-1β、IL-27、IL-33水平与细胞免疫状况的关系

    吴远慧;朱由瑾;周向昭;温杰;高晓莉;冯冬梅;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27、IL-33水平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3例早期梅毒患者(早期梅毒组)、69例中晚期梅毒患者(中晚期梅毒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将早期梅毒组患者分为高RPR滴度组(>1∶4)32例,低RPR滴度组(≤1∶4)41例。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IL-1β、IL-27、IL-33水平以及外周血T细胞、NK细胞占比,分析早期梅毒患者血清IL-1β、IL-27、IL-33水平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早期梅毒组、中晚期梅毒组患者血清IL-1β、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IL-2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高RPR滴度组患者血清IL-1β、IL-33水平高于低RPR滴度组(P均<0.05),血清IL-27水平低于低RPR滴度组(P<0.05)。早期梅毒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β、IL-33水平下降(P均<0.05),血清IL-27水平上升(P<0.05)。早期梅毒患者血清IL-1β、IL-33水平与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CD3~-CD56~+NK细胞、CD56brightNK细胞、CD56dimNK细胞占比呈负相关关系(IL-1β:r=-0.819、-0.735、 0.773、-0.842、-0.742、-0.793、 IL-33:r=-0.802、-0.815、-0.792、-0.863、-0.802、-0.786,P均<0.05),与CD8~+T细胞呈正相关关系(r=0.764、0.751,P均<0.05);IL-27与CD3~+T细胞、 CD4~+T细胞、 CD4~+/CD8~+、 CD3~-CD56~+NK细胞、 CD56brightNK细胞、CD56dimNK细胞占比呈正相关关系(r=0.737、0.857、0.769、0.812、0.825、0.809,P均<0.05),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关系(r=-0.738,P<0.05)。结论早期梅毒患者血清IL-1β、IL-33水平升高,IL-27水平降低,其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免疫功能参与早期梅毒的发病过程。

    2021年09期 v.15 66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 ]
  • 肺腺癌组织中LncRNA-p21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

    金月;孙滕;袁延亮;张昊;

    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p21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肺腺癌患者,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组织中LncRNA-p21表达。分析LncRNA-p2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术后随访3年,采用Kaplan-Meier绘制不同LncRNA-p21表达肺腺癌患者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肺腺癌组织LncRNA-p21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1.03±0.27 vs3.02±0.81,P<0.05),其中,肿瘤直径≥3 cm、低中度分化、T_3期、N_2期患者LncRNA-p21相对表达量低于肿瘤直径<3 cm、高度分化、T_(1~2)期、N_(0~1)期患者(P均<0.05)。LncRNA-p21低表达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低于Lnc RNA-p21高表达患者(38.78%vs 63.83%,8.16%vs34.04%, P均<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N分期(HR=1.881, 95%CI:1.340~2.641,P<0.001)、LncRNA-p21低表达(HR=0.609,95%CI:0.453~0.819,P=0.001)是肺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肺腺癌组织中LncRNA-p21表达下调,LncRNA-p21低表达与肺腺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分期以及不良预后有关。

    2021年09期 v.15 672-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效果比较

    张立;田泽阳;张海旺;徐晨龙;方多多;倪秀茹;

    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0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ST组(59组)与PPH组(49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TST组术中出血量[(29.23±9.64)ml]少于PPH组[(38.54±3.9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TST组手术时间[(31.36±10.45)min]、住院时间[(5.25±1.83)d]均短于PPH组[(35.04±9.37)min、(6.24±1.4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12);2组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2±1.41)分vs(5.94±1.74)分,P=0.053]。治疗效果方面,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9%vs 89.8%,P=0.072)。与PPH组相比,TST组肛门疼痛、肛门狭窄及便血症状均较轻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ST组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vs11.6%,P=0.042);2组术后2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4%vs 20.0%,P=0.068)。结论 TST和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远期效果相似,但在相同条件下,TST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及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2021年09期 v.15 678-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9 ]

基础研究

  •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邹杰锋;许云鹏;张燕子;隋晓露;袁树珍;曾启城;李丽香;谢婷妃;徐子斌;陈继红;

    目的建立阿霉素诱导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小鼠模型,探讨JAK_2/STAT_3信号通路在FSGS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建立阿霉素诱导的FSGS小鼠模型,随机分为FSG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FSGS组予以25 mg/kg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对照组予同等剂量的PBS溶液。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等一般指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基底膜厚度、足细胞形态;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观察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表达;TUNEL法检测足细胞凋亡。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2组肾组织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mRNA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JAK_2、STAT_3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肾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FSGS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与对照组相比,光镜下,FSGS组小鼠系膜区基质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坏死,节段中度加重,毛细血管结构受压狭窄,足细胞增生明显;电镜下FSGS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细胞融合;激光共聚焦观察显示,FSGS组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表达减少;光镜下FSGS组足细胞凋亡增多。(3)与对照组相比,FSGS组肾组织JAK_2、STAT_3mRNA及蛋白水平增加(P均<0.01),肾组织IL-6、MCP-1、α-SMA、TGF-β_1水平升高(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霉素建立FSGS小鼠模型稳定可靠,JAK_2/STAT_3信号通路可通过促进下游因子活化、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途径参与FSGS足细胞损伤的发生发展。

    2021年09期 v.15 683-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5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9 ]
  • 生姜提取物6-姜酚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侯春;王肃生;梁刚;张志华;冀航;王平平;施然;李伯辉;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生姜提取物6-姜酚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活力试验检测不同浓度6-姜酚(0、25、50、75、100、150、200 mg/L)对皮肤成纤维细胞活性的影响,设空白对照组(人成纤维细胞)、阳性药物组(重组表皮生长因子20 mg/L)、不同浓度(100、50、25 mg/L)6-姜酚处理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及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_1 (TGF-β_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 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多组样本的差异性比较。结果 MTT及流式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50~200 mg/L的范围内随着6-姜酚浓度的增大,皮肤成纤维细胞活性及增殖能力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0、50 mg/L 6-姜酚处理组的穿膜细胞数明显增多(P均<0.01),而25 mg/L 6-姜酚处理组的迁移细胞数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0、50 mg/L 6-姜酚处理组的细胞羟脯氨酸分泌表达量明显升高(P均<0.01),而25 mg/L 6-姜酚处理组的细胞羟脯氨酸分泌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不同浓度6-姜酚作用于皮肤成纤维细胞24 h后,100、50 mg/L 6-姜酚处理组PDGF、VEGF、MMP2、MMP9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mg/L 6-姜酚处理组TGF-β_1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各浓度6-姜酚处理组PDGF、VEGF、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50 mg/L 6-姜酚处理组TGF-β_1、MMP2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姜酚能够增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具有促进创面修复的潜能,机制可能与6-姜酚能够促进生长因子及金属蛋白酶的表达相关。

    2021年09期 v.15 691-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3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 ]

调查研究

  • 内蒙古中部地区3~6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结果分析

    张小杉;张立新;哈斯;段莎莎;施依璐;赵捷;王婧;任军勇;张雷;王雅皙;

    目的筛查内蒙古中部地区3~6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患病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内蒙古自治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开展地区筛查及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呼和浩特市区、武川县、凉城县、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中旗、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呼和浩特市白庙子乡8个区县16所幼儿园的3~6岁儿童4264名,进行公益CHD筛查。所有儿童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超声心动图结果为诊断CHD的金标准。结果共筛查4264名儿童,其中CHD 36例(8.4‰)。筛查阳性率在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县市CHD阳性率分别为呼和浩特市区2.9‰,武川县14.9‰,凉城县11.2‰,四子王旗3.4‰,察哈尔右翼中旗8.2‰,二连浩特市3.5‰,苏尼特左旗16.7‰,白庙子乡19.1‰;8个县市之间CHD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疾病种类构成:动脉导管未闭(PDA)16例(44.4%),房间隔缺损(ASD) 13例(36.1%),室间隔缺损(VSD) 6例(16.7%),肺动脉瓣狭窄(PS) 1例(2.78%);经统计学比较,PDA及ASD占比高于P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36例患儿中有1例PDA和1例ASD接受了介入封堵治疗,术后恢复良好,余患儿均接受规律复诊随访,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内蒙古中部地区3~6岁儿童CHD筛查阳性率高于全国水平,CHD的构成以PDA及ASD为主。

    2021年09期 v.15 699-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 ]

医学教育

  • 基于案例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楼棪;

    脊柱外科领域疾病种类多,理论知识范围广,授课难度大。传统大班授课模式存在学生不易理解和记忆、课本知识与临床相脱节、授课过程单调乏味等问题。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将基于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脊柱外科小班化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协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习效率。目前少有报道针对脊柱外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模式进行总结,本文结合笔者在临床带教中的经验,对3种不同的案例教学法模型进行探讨和总结,分析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2021年09期 v.15 704-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0 ]

护理园地

  • 心灵瑜伽和叙事护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

    徐丽;张秋会;张玲;韩俊英;马新娟;黄雪丽;

    目的探讨心灵瑜伽和叙事护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查阅文献并结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心灵瑜伽和叙事护理相结合的心理干预策略,通过开展心理护理的"微课堂"培训,将培训内容传达给科室护士。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移植中心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入仓当天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及睡眠状况。移植期间对照组予以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及基础的心理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周进行一次心灵瑜伽和叙事护理,每次30 min。所有出仓前再次填写SCL-90和PSQI,进行组间及组内评分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SCL-9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2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1±2.24)分vs (9.14±2.27)分,P>0.05],干预后试验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4±3.21)分vs (8.33±2.41)分,P<0.05]。结论心灵瑜伽和叙事护理干预能够缓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问题,改善睡眠质量。

    2021年09期 v.15 707-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 ]

综述

  • 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进展

    胡冬至;孔大陆;

    近十年来,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对于错配修复缺陷(dMMR)/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表型的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具有持续的治疗反应,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大多数转移性结直肠癌为非错配修复缺陷(pMMR)或微卫星稳定(MSS)状态,这部分患者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中获益较少。随着ICIs在结直肠癌中临床试验的广泛开展,免疫治疗因确定的疗效,逐步扩大了适应证,对于dMMR/MSI-H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已成为标准一线治疗方案。而对于pMMR/MSS患者,ICIs通过联合化疗及靶向治疗,也显示出了潜在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就ICIs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分析肿瘤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概述结直肠癌的免疫学特征及分类以及ICIs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最新进展。

    2021年09期 v.15 712-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 ]
  • 中西医结合根治耐药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分析

    李如佳;戴园园;覃春;廖丽娟;徐佳音;王雪;黄干荣;罗显克;黄衍强;

    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和耐药率较高,有效防治Hp耐药刻不容缓,筛选出最优的根治方法是目前根治或缓解耐药的主要措施。本文在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治疗耐药Hp候选药物进行分类,并从西药联合中药、西药联合益生菌、西药联合新型药物等角度筛选出较优的治疗方案,优先推荐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黄连素"的中西医治疗方案,旨在为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提供建议,为规范化根治Hp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2021年09期 v.15 716-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 ]
  • 下载本期数据